close

fullsizeoutput_b5.jpeg

OE哥/筆

說到打工度假,想到自己當初送審前的掙扎,覺得蠻重要的,我想,就拿出來說說吧!

只要在搜尋引擎打入關鍵字『該不該出國打工度假』,就能看到網路上滿滿的文章與分享,有支持也有反對...

記得在2014年左右,我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議題,似乎是支持比較多,然而在2015年左右,也越來越多的反對聲浪出現...許多電子報章、雜誌、名人...等,也都有不同看法。

===分隔線整理一下思緒===

當初在這個問題掙扎了很久,資料拖到快超過年齡限制的前幾個禮拜才交,差一點點就永遠錯過這個機會。

不去的理由:

1.職業,因為我的職業是工程師,30歲前應該是努力培養實力的時候,沒有語言能力去國外只能當『台勞』作苦工,職能生涯是沒幫助的。

2.恐懼,從小就是個怕生的人...說白了就是心理障礙走不出去!

3.家人的反對,相信很多人都會遇到,如果你是獨子 加上 傳統家庭,應該會被罵翻吧!

現在事後想想,也許當初不去的真正順序應該是:恐懼>職業>家庭因素吧!

以上其實都有解,改天另外寫一篇來幫沒自信的人做心理建設。

flKOz9nNTOG%0sdUcPA7qg.jpg

那為什麼要去呢?

1.職能發展,生活單調,那時候的我待了一年半的公司,完全沒有加薪更沒有升遷的消息,急著想往上爬的我,覺得即使再多努力一年也不會有發展,因此趁機休息一陣子。

(當然還包括了公司的士氣低麋...不過這是題外話。)

2.想靠自己,去看世界,很多時候家人都幫我想得太周全,反而讓我對外面世界產生恐懼,想要成長,就必須要自己學會找答案打理一切。

3.有伴同行,因為麻糬妹家裡也是極力反對她去 (我家也是),如果家裡知道我們能互相照應,提高安全性,那麼說服的機率大很多!

 

看到這裡,我發現,我所建設『要去』的理由,完全是為了推翻『不去』而存在!

給自己的第一個功課,就是去思考『不去』跟『去』的後果。

以前的我,每天都必須在腦海裡重新把所有的選項思考一遍...常常想到一半放空🤣,很耗時間,現在重新想起來,那時候應該做筆記寫下來,就算思緒中斷了,也能夠藉著文字很快進入前一次狀況。

而且記錄下來之後,才能夠把要『執行』的答案呈現出來,不會因為私心偏袒而動搖!

 

我最終還是去了!

去了之後發現,人生走的每一步,都是未來的回憶,努力加強自己的記憶點,讓我們記得生活多彩多姿的一面,這樣才有意思。

(就像如果每天都只是吃飯,我們很容易遺忘前一天吃了什麼...但是如果吃到美食,你會記得那個味道,甚至哪時候吃的都很清楚,彷彿刻印在身上一樣)

===分隔線喝口水=======

去不去,每個人狀況不同,可以試著跟自己開個小型辯論會,把正反兩方的問題答案都寫下來,比較容易整理出個頭緒。

當然,我們的心中都會有『內定答案』偏袒其中一方,不打緊,越辯就會越明,因為如果偏袒到成為執念,我想你也不會做這件事了😂。

(我當時有一個很強烈的念頭就是想靠自己去打理生活跟看世界...也謝謝麻糬妹的陪伴,讓我比較敢去嘗試)

當做出選擇,要記得愛你所選,它必定會回報給你許多甜美果實的。

 

※突然想到,當初讓我提起勇氣送審還有一個重點,提供給還在迷惘的人:

送審不一定就會通過、通過不一定就要去,去不一定要待一年...

>>>如果你連『入場券』的機會都不把握,那你連選擇的餘地都沒有<<<

===分隔線,呼...=======

夜深,累了,拖稿了好久終於又完成一篇,為自己的成長加油吧!

晚安...

arrow
arrow

    OE哥麻糬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